近些年,伴随着消费饮食结构升级,生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2020年以来,受到特殊事件的影响,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在不断提升。生鲜产品带动国内农产品、冷链食品产地、加工地和消费市场重塑,冷链市场需求正在迅速增加。从全国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层面来看,冷链市场需求带来制冷装备消费增量,冷库总容量、冷藏车与保温车保有量在不断上升。
以冷藏车为例,冷藏车主要是指用来运输冷冻或保鲜产品的封闭式厢式专用冷链物流车辆,车上装有制冷机组和聚氨酯隔热材料等。根据中物联冷链委统计显示,2015-2020年,我国冷藏车保有量保持20%左右的增速,且增幅较大。2019年,我国冷藏车保有量31万辆左右,较2018年增加超过3万辆,2020年上半年增加3.47万辆。
就目前按制冷装置制冷方式来分,冷藏车可分为机械冷藏车、液氮冷藏车、干冰冷藏车、冷冻板冷藏车、冰冷冷藏车等。按吨位划分,冷藏车有轻型、重型、中型和微型。其中,轻型冷藏车占比较大,其次是重型冷藏车,中型冷藏车和微型。从燃料来看,我国冷藏车仍以柴油冷藏车为主,远高于汽油、天然气、电动冷藏车的增长量。
伴随着全球碳排放标准趋于严控、降本增效以及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大力推进,新能源车销量高速增长,将带动新能源车产业景气发展。据了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处提及新能源汽车,包括“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增加充电柱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除此之外,前不久出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可见,作为冷链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运输装备,柴油冷藏车升级换代,改换新能源冷藏车也是大势所趋。诚然,与整体蓬勃向上发展的新能源专用车市场相比,新能源电动冷藏车产销增长不明显,这凸显了新能源冷藏车发展的“痛点”。
由于新能源电动冷藏车对温度要求高,耗电较大,但是目前受限于电池等关键技术,新能源冷藏车存在电池蓄电量不高、续航里程短、充电不便和充电时间长,以及电池提供动力不稳定等问题,进而会导致生鲜产品冷藏保鲜效果差,产品质量不稳定,并且无法长距离冷链运输,运输时效差,经济效益不理想。
对此,越来越多企业加大电池和装配等关键技术的创新研发,不断完善新能源电动冷藏车的制造工艺,如新增电驱动系统及高压电系统的检测等,加强电性能和电安全性检测,保证电池供电稳定;“石墨烯电池”或将量产,大大改善常规锂离子电池容量,同时提高新能源电动冷藏车充电速度,缩短相同续航里程的充电时间。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增,冷藏车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并且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新能源冷藏电动车或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再加上越来越多的传统车企正将业务重心转向电动汽车,新能源冷藏电动车发展的电池续航、充电等问题进一步攻破,定能为市场带来更多称心如意的新能源冷藏汽车。